農村牌坊又稱農村石牌坊、農村牌樓,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石牌坊建筑,有著豐富的內涵寓意,從農村牌坊雕刻圖片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無論是古代的農村牌坊,還是現在社會新建的農村牌坊,都有著非常廣泛地用途。下面,就有我們專業石牌坊制作廠家,以四川九襄石牌坊為例,為大家講解一下,農村牌坊雕刻藝術特色。
一、農村牌坊雕刻題材和內容極其豐富。
以九襄石牌坊為例,整個農村牌坊雕刻題材,全部來自傳統川戲,其中以表現女性故事為主,如“楊門女將”、“樊梨花”等,總共雕刻傳統川戲劇目48個,整個農村牌坊雕刻有人物788個,最小的不到三厘米,雕工精美絕倫,可以說是一個川戲雕刻的博物館。整座農村牌坊,有闌額12面,檐坊13座,浮雕168幅,人物刀法細柔,姿態典雅,衣冠簡樸,線條清晰。
為了建造這座農村牌坊,歷時九年,耗資巨萬。農村牌樓初建成時,金碧輝煌,點朱染翠,迄今160余載,部分彩色,仍清晰可見,農村牌坊以精湛工藝,為后人留下了,研究清代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珍貴資料。
二、農村牌坊雕刻構思布局極其巧妙。
九襄石牌坊這座農村牌坊,由參加過皇家建筑工程的大師傅,親自設計并指揮施工,從農村牌坊雕刻內容,到雕刻形式,都具有獨特的四川地方文化特點。同時由于統一規劃,石牌坊圖紙設計,在農村牌坊雕刻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反映在農村牌坊中,可見雕刻和繪畫、和川戲的關系,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農村牌坊雕刻建造者,為了光宗耀祖,不惜一切代價營造,除了不得不刻文字的地方,無一處不雕刻川戲人物;空間實在無法容納人物形象,則以各種傳統裝飾紋樣進行修飾。總之,該農村牌坊,在布局安排方面,無所不用其極。具體研究每一幅川戲雕刻、文字、裝飾紋樣,都可以獨立撰寫一篇川戲舞臺藝術、書法藝術、圖案紋樣轉化為雕刻藝術的學術論文。
三、農村牌坊雕刻生活氣息極其濃郁。
當地盛產各種石料,這座農村牌坊雕刻石料,全部來自對面山坡的紅砂石,這種石料顆粒細膩,軟硬適中,適合雕刻。農村牌坊雕刻的內容幾乎來自川戲,川戲在四川人農閑時,很多人都可以表演一段,雕刻工匠又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創作,那么生活氣息,在農村牌坊雕刻中,得到充分反映就是必然的了,九襄石牌坊雕刻中,所有川戲人物的裝扮,全是舞臺扮相。研究這些服飾,完全可以還原當年的舞臺場景,所以說這座農村牌坊雕刻,是川戲藝術雕刻的博物館。
編輯:張志爽。版權屬于:http://paifang001.ql009.com/專業石牌坊廠家—長城石雕廠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