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村口牌坊是現在人們常見的一種石牌坊建筑,也是人們腦海深處,永恒的記憶。流年易逝,時光流走,有多少人、多少事,就那么在不經意間,隨著時光流年漸漸遠去。但是農村村口牌坊,依舊不影響我們去追憶、懷念!
在一個山美,水也美的地方,有一座由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堆砌起來的小村落。在這座村落的入口,有一座雕刻精美的農村村口牌坊。從古老的“恩榮”石牌坊開始,經過傳統的水車,倒垂柳枝的荷花池,傳統而古老的“九廳十八井”式建筑,在四周環繞的山峰之下,顯得小巧、神秘、古老。
隨便走進一家,就能看到房檐上精致的木雕、地板上由鵝卵石鋪成了各種好看的形狀,上廳、下廳、院子、四四方方的天井,青瓦下那些極有規律的架構,讓人贊嘆客家祖先們精妙絕倫的智慧。這些都與雕刻精美的農村村口牌坊,起到相互映襯的作用。
培田的房子固然讓我驚嘆,但最讓我懷念的確是,那一排排房子外面,那被刻在時光里的老巷子,以及有著豐富內涵的農村村口牌坊。在培田古村落,每一條巷子,都是由各種鵝鵝卵石鋪就而成的,有些巷子比較寬,能容兩到三人并排行走,而有些巷子比較窄,只能容一人經過。但是,這些老巷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眼望不到邊。
在陽光的照耀下,農村村口牌坊拉長的影子,為村落添加了幾分江南的感覺。盡管出游天氣晴朗比較好,但是,倘若走在這樣韻味悠長的老巷子里,聆聽著農村牌坊背后的故事,如果下著蒙蒙細雨,那種感覺應該更好,就如戴望舒所描述的《雨巷》一般,也許,閉上眼,就會在腦海里呈現出一個撐著油紙傘、穿著碎花裙的江南姑娘,站在小巷里,安靜、美好。
而對于江南地區的下雨,也是一番城市、北方所無法比擬的。想象一下,在培田,在下雨的時候,站在農村村口牌坊下面,一邊聽著滴答的雨聲,一邊看著雨滴滴落在鵝軟石上,打開的雨花。雨霧中的古村落,在農村村口牌坊的映襯下,美得如同一幅油畫。
也許有機會,在春天的時候去一趟,這個古老的村落,去看看寓意深遠的農村村口牌坊。
編輯:張志爽。版權屬于http://paifang001.ql009.com長城石雕廠。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