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大門石牌樓代表著一個宗族的臉面,所以這個祠堂大門牌樓門頭要十分注意形象的塑造,而這種形象首先表現在祠堂的入口大門上。祠堂的大門牌樓門頭圖片形式多樣,高度規模大小也各不相同。村石牌樓的價格根據圖片樣式、大小不同也差別很大。

可以借鑒傳統村牌樓樣式
現在的村口牌樓樣式還是挺多的,而我們在設計村口牌樓的時候,也可以借鑒一些傳統的牌樓樣式。這是因為修建出來的村口石牌樓要具有傳統的風格,整體樣式也可以參考以前所存在的牌樓,這樣出來的效果才更具有古典韻味。而且,村口石牌樓原本就是一種古建筑,更是古代文化的傳承,我們借鑒傳統石牌樓的樣式更有利于保留精華的部分。

湖南農村石牌坊、牌樓的故事戲曲雕刻
湖南農村牌坊石牌樓還有很多戲曲故事,為什么雕刻戲曲故事呢?因為故事戲曲的生命力很強,主要通過文字記載和百姓口授兩種方式流傳。在元代戲曲雜劇的繁榮,故事情節變得易記并長久不衰。明萬歷以后帶有插圖版刻的話本小說的普及,對此起到了推動作用。當時話本小說的插圖以及戲曲、酒牌、墨譜等,均出自安徽新安派、江蘇金陵派、福建建安派和浙江武林派,尤以新安版刻為最。這些故事,大致分為四類: 一是牌坊寨門上的歷史事件,如桃園結義、岳母刺字等;二是村口寨門門樓牌坊上的浮雕杜撰故事,如游園驚夢、打漁殺家等:三是農村牌坊石牌樓上的民間傳說,如二十四孝、風塵三俠等;四是神怪題材在湖南農村石牌坊上也有雕刻,如鐘馗捉鬼、嫦娥奔月等。戲曲和故事普遍受到百姓的喜愛,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雕刻在農村大門口的寨門、石牌坊、石牌樓上面也反映當地風俗習慣。

結合當地人文特色進行構思
既然是為景區建造牌坊,就要考慮景區所在地區的人文特色,結合當地特色文化,才能設計出能很好融入當地文化的牌坊,所展示出的牌坊才容易讓人喜歡,而不是和景區格格不入的感覺。不論是要設計制造哪里的牌坊,都不能拋棄研究了解當地文化這個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是不從當地文化角度構思設計,得到的牌坊也就沒有內涵,自然不具備好的觀賞價值。總之,設計制造牌坊,需要多了解景區文化特色之后再創作出有魅力的作品來。
進土牌坊:四柱三間三樓沖天式木結構青石牌坊,面寬12.51米,總高11.73米,占地面積35.03平方米。南北朝向,建于清乾隆年間。該坊梁柱碩大,滿布淺浮雕,有雙獅戲球、仙鶴祥云、瑞獸麒麟、鳳穿牡丹、鷺鷥蓮荷等圖案以及如意祥云、八寶相花等什錦紋飾,明間兩根石柱在基座上飾四只坐獅,外兩石柱三面飾抱鼓靠背石。上枋上有三樓,三樓蓋板下鏤空刻龍圖案,兩面龍鳳榜分別刻“圣旨”“恩榮”文字,該石牌坊為乾隆二年(1737年)恩科進士洪本仁修建。進士坊往北約10米的山邊立有一壁高大照墻,石牌坊寬25米,石牌坊的高度是多少呢?是7.8米,在當時也是坊尺寸設計,厚0.55米,氣勢雄壯。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墓地門樓牌坊制作廠家